酒店建筑设计室外风环境改造原则:改造建筑的室外风环境再生空间相对固定或受限,而依据现行规范标准,其主要考量的是场区活动区域的人行尺度风速大小,同时关联建筑室内通风环境的改造重组。因此,进行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时,首先要对建筑场区室外风环境进行校核与判断,并通过重组人的活动区域与景观环境等手段,在进行酒店设计时考虑场区外部较差风环境的优化与调整,寻求负影响的最小化。
酒店设计风环境改造评判依据:改造后建筑场区人行区15m处风速低于5m/s;冬季除迎风面之外的建筑物前后压差不大于5Pa,夏季不小于1.5Pa;夏季、过度季节有利于自然通风,避免出现漩涡和死角现象。
室外风环境改造设计方法:该酒店建筑设计原位于西藏南路西侧居佳区内,随着西藏南路拓宽既有建筑东面一侧建筑拆除,使得该建筑成为西藏南路的重要建筑形态。建筑场区也由原本四面围合转化为三面围合,现行场区人行活动区域主要包括建筑东、南两侧以及西侧局部区域。改造后的建筑场区东侧增设复合景观绿化组团,重组区域内气流组织走向(经室外风环境分析后,该区域局部出现涡流区,空气龄较大现状),解决该区域相对不利的室外风环境质量。
室外酒店设计风环境改造后效果评价:①主导风向为东偏南225°时,室外风速为35m/s,同时,由于新增区域复合绿化组团,净化了环境空气质量,合理整流区域内部气流组织,改善区域的风环境质量。由于区域内建筑密度较大,风阻较高,建筑迎风面和背风面压差大于3Pa(>1.5Pa),建筑自然通风效果良好。②主导风向为北偏东225°时2,室外风速为39m,建筑物迎风面和背风面压差大于Pa(>15Pa),建筑自然通风效果同样良好。
更多相关阅读推荐》》》